东营联源知识产权—专业提供科技项目申报及转化,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

高校专利不能再躺在论文纸上——3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高校专利将向社会开放许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3日讯(记者佘颖)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提出允许高校开展职务发明所有权改革探索,并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充分发挥产权奖励、费用分担等方式的作用,促进专利质量提升。并提出支持高校创新许可模式,被授予专利权满三年无正当理由未实施的专利,可确定相关许可条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相关平台发布,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开放许可。

  高校是我国科研的主阵地之一,每年产出的科研成果占据全社会的半壁江山。但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高校专利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等问题。

  《意见》将高校知识产权工作作为体系管理,要求高校要成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领导小组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现在项目的选题、立项、实施、结题、成果转移转化等各个环节。

  专利申请评估后,对于高校决定申请专利的职务科技成果,鼓励发明人承担专利费用。高校与发明人进行所有权分割的,发明人应按照产权比例承担专利费用。不进行所有权分割的,要明确专利费用分担和收益分配;高校承担全部专利费用的,专利转化取得的收益,扣除专利费用等成本后,按照既定比例进行分配;发明人承担部分或全部专利费用的,专利转化取得的收益,先扣除专利费用等成本,其中发明人承担的专利费用要加倍扣除并返还给发明人,然后再按照既定比例进行分配。

  专利申请评估后,对于高校决定不申请专利的职务科技成果,高校要与发明人订立书面合同,依照法定程序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允许发明人自行申请专利,获得授权后专利权归发明人所有,专利费用由发明人承担,专利转化取得的收益,扣除专利申请、运维费用等成本后,发明人根据约定比例向高校交纳收益。

  作为监督,每年3月底前高校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系统对以许可、转让、作价入股或与企业共有所有权等形式进行转化实施的专利进行备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备案情况,每年公布高校专利转化实施情况,对专利交易情况进行监测。